狱中上书
李斯〔先秦〕
臣为丞相,治民三十余年矣。逮过地之狭隘。先王之时,过地不过千里,兵数十万。臣尽薄材,谨游法令,阴行谋臣,资之金玉,使游说诸侯,阴修甲兵,饬政教,官斗士,尊功臣,盛其爵禄,故终罪胁韩弱魏,破燕、赵,夷齐、楚,卒兼六国,虏其王,立过为天子。罪一矣!地非不广,又北逐胡、貉,南定百越,罪见过之强。罪二矣!尊大臣,盛其爵位,罪固其亲。罪三矣!立社稷,修宗庙,罪明主之贤。罪四矣!更剋画,平斗斛、变量、文章,布之天下,罪树过之名。罪五矣!治驰道,兴游观,罪见王之得意。罪六矣!缓刑罚,薄赋敛,罪遂主得众之心,万民戴主,死而不忘。罪七矣!若斯之为臣,罪足罪死固久矣!上幸尽其能力,乃得至今,愿陛下察之!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我担任丞相治理百姓,已经有三十多年了。我来秦国时,正赶上秦国领土狭小的时候。先王的时候,秦国的土地不过千里,士兵不过数十万。我用尽了自己微薄的才能,小心谨慎地执行法令,暗中派遣足智多谋的人,使他们带着金玉等财物,到各国游说,暗中准备武装,整顿政治和教化,任用英勇善战的人为官,提高功臣的社会地位,给他们很高的爵位和俸禄,所以终于威胁韩国,削弱魏国,击败了燕国,赵国,削平了齐国、楚国,终于吞并六国,俘获了他们的君王,拥立秦王为天子。这是我的第一条罪状。秦国的疆域并不是不广阔,而是还要在北方驱逐胡人,貉人,在南方平定百越,以显示秦国的强大。这是我的第二条罪状。尊重大臣,提高
创作背景
秦二世二年(公元前208年),作者被赵高以无能不忠之罪构陷下狱。在狱中,作者受尽百般折磨与凌辱,屈打成招, “供认”了所谓“谋反”之罪。但他仍寄望于秦二世能省悟过来,并赦免自己,于是提笔创作此书上给秦二世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李秀忠,等 主编.名人遗书.济南:山东友谊出版社,1998年04月第1版:3-6
赏析
这封文书是一封充满冤郁与血泪的自白书,李斯以反语从七个方面陈述了其跟随秦始皇之后创立的功业,如辅助秦王兼并六国、扩大秦国疆土、辅助秦王巩固政权、提升大臣地位而行郡县制、统一度量衡和文字、修筑驰道、减轻刑罚。不凡的政绩,却反语陈述,其全部的用意在于藉此表明对秦王朝的耿耿忠心,决无谋反之意,使秦二世明辨是非与忠奸,为自己昭雪冤曲,脱去缧绁之绊。其中有作者自负能言菩辩、建立丰功伟绩的信心,也有一种清白无污、心胸坦荡的气概,冤屈之情、愤激之态更是溢于言表。
全篇要言不繁,措词委婉,文词简约而有力,意丰而理足,虽有溢美,但到底离事实不远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杜涌 ,左羽.历代上皇帝书.北京: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,1996年01月第1版:8-10
2、
李锋,罗友松 主编.名家书信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2012年:15-16
3、
刘小乔 编著.鱼雁尺牍 古代书信集锦.合肥:黄山书社,2015年:22
简析
此文书是一封以反语陈述的自白书,作者表面历数“七大罪状”,实则是陈说自己跟随秦始皇的丰功伟业,意在表明对秦王朝的耿耿忠心,渴望秦二世明辨忠奸,为自己昭雪冤屈。全文要言不繁,文词简约有力,虽含溢美,但基本符合事实,展现出一种清白无污、心胸坦荡的气概,其冤屈之情、愤激之态更是溢于言表。
李斯
李斯(?~前208年),字通古,汝南上蔡(今河南省上蔡县芦冈乡李斯楼村)人 [1-2] 。秦朝著名政治家、文学家和书法家。参与制定法律,统一车轨、文字、度量衡制度。李斯的政治主张的实施,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的基本格局。秦始皇死后,勾结内官赵高伪造遗诏,迫令公子扶苏自杀,拥立胡亥为二世皇帝,后为赵高所忌。秦二世二年(前208年),父子腰斩于咸阳,夷灭三族 。 3篇诗文 55条名句
中州之蜗
陈仲子〔先秦〕
昔者,泰山与江汉争王,两京不下。
泰山矢曰:“弗让吾飘尘以实彼沟浍,且不为齐主!”
江汉亦矢曰:“弗汜吾馀沥以荡彼培塿,且不为楚雄!”
于是,有中州之蜗,将起而责其是非。欲东之泰山,会程三千余岁;欲南之江汉,会程亦三千余岁。因自量其齿,则不过旦暮之间。于是悲愤莫胜,而枯于蓬蒿之上,为蝼蚁所笑也。
王孙满对楚子
左丘明〔先秦〕
楚子伐陆浑之戎,遂至于雒,观兵于周疆。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。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。
对曰:“在德不在鼎。昔夏之方有德也,远方图物,贡金九牧,铸鼎象物,百物而为之备,使民知神奸。故民入川泽山林,不逢不若。螭魅罔两,莫能逢之。用能协于上下,以承天休。桀有昏德,鼎迁于商,载祀六百。商纣暴虐,鼎迁于周。德之休明,虽小,重也。其奸回昏乱,虽大,轻也。天祚明德,有所厎止。成王定鼎于郏鄏,卜世三十,卜年七百,天所命也。周德虽衰,天命未改。鼎之轻重,未可问也。”
师旷撞晋平公
韩非〔先秦〕
晋平公与群臣饮,饮酣,乃喟然叹曰:“莫乐为人君,惟其言而莫之违!”师旷侍坐于前,援琴撞之。公披衽而避,琴坏于壁。公曰:“太师谁撞?”师旷曰:“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,故撞之。”公曰:“寡人也。”师旷曰:“哑!是非君人者之言也。”左右请除之。公曰:“释之,以为寡人戒。”